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0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  > 2010南国书香节简报第六期

2010南国书香节简报第六期

《老子的密码》——国学才子王扉谈诗意生活
来源:发布时间:2010-08-25 14:24:00阅读次数: 字号:

    8月24日上午, 素有华语传媒圈“国学才子”之称的资深香港媒体人、专栏作家王扉,携其新书《破玄:老子的密码》做客南国书香节。在琶洲会展中心学而优人文馆,王扉与众多羊城读者一起分享、解读老子以及国学经典,展开一场关于“爱上国学,变动时代的诗意生活”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张民也特意从桂林飞抵广州,作为特别嘉宾出席。

国学其实是“焦虑抗体”

    王扉认为,在这个变动的时代,现代人普遍感知到的是疲惫、无助、迷茫、焦虑,看不清前行的方向,其实就是没能找到一个让自己“安心立命”的点。心不安,则身不宁,身不宁,则命不立。所谓安心立命,其实是我们先祖生活的一个基本方式,包括身心的安顿和精神的清明。中国最重要的两本国学经典《老子》与《论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告诉国人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去做一个中国人。

    王扉说,其实我们读一点国学,就会对民国大师梁漱溟的这句名言有体会,“吾志不在学问,只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而已”。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举例说,他大学毕业后本来在大学任教,为了寻求更好更高的发展平台,到深圳、香港参与办杂志,又到香港媒体担任驻北京时政记者,实际上心灵也有一个躁动过程,工作转换中难免有失落,但只要捧上一本唐诗宋词,他的心情马上会放松下来,因此,他把国学比喻为“焦虑抗体”、“抑郁解药”。


要学会用常识判断事物


    “学习国学要从源头开始”,王扉谈到了他自己的新书《破玄:老子的密码》。王扉提出,了解国学一定要先看《老子》和《论语》,这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基本源泉。“一定要熟读经文。不一定要读懂,但生活会有积累,慢慢会懂”,王扉说,在中小学时,家长“强迫”他背诵了许多古诗词,曾经非常讨厌,参加工作后才发现这些古诗词给他带来很多好处,学会了如何以平常心、感恩心看待生活,成为个人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谈到自己的新书《破玄:老子的密码》,王扉说,今人之所以称《老子》为 《道德经》,是因为这本书分《道经》、《德经》两部分,《道经》前,《德经》后,是为《道德经》。但这个是通行本《老子》,还有一个古本的《老子》,是《德经》前,《道经》后,是为《德道经》——这就是1973年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帛书本《老子》。王扉提出《老子》不是《道德经》,应是《德道经》。世人拿《道德经》讲老子,就好比拿一张拼错的地图给读者指路,结果把读者给绕糊涂了。他认为老子思想最大的贡献就是“无为思想”和“天人合一”,老子最讲自由,但老子的自由是像水一样的自由,是有条件的,他告诉我们要学会用常识判断事物,一切顺其自然,和谐有序,这才是诗意的生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供稿)


内容纠错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