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广东农民读书活动 > 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评选活动

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评选活动

广东农村阅读现状调查:老年阅读推动者忧心后继无人
来源:发布时间:2011-08-11 13:16:00阅读次数: 字号:

    年近70岁的周佐明,精神矍铄。他每天生活的主题是读书办报。“这么多年来,我从未离开过读书。”在东莞市麻涌镇麻二小区的家中,周佐明看着书房书架上满满的书籍,以及墙壁上一张张写着“优秀志愿者”、“农民阅读之星”的奖状,脸上写满了自豪。一张张奖状,一本本书籍,记录着周佐明几十年的阅读生涯。

    步行到图书馆抄书

  1961年,18岁的周佐明从麻涌中学初中毕业之后,便“上山下乡”了。出身农村,农活没有难倒周佐明,但让他感到失落的是,离开学校之后,再也没有专门的阅读时间了。这种失落持续了半年时间,随后,他被吸收进麻涌镇麻二生产队(麻二村)文化工作队,主要任务是为农民扫盲,具体工作包括教农民识字、鼓励农民读书、推广普通话等。“工作队一般都是晚上开展活动,因此,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是白天种地,晚上读书。”

  周佐明对这份有意义的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当时生产队几乎没有书,他在拿出自己的藏书的同时,还四处借书,凑成了一个拥有近百册书籍的“农村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一度成为麻二村乃至邻近村民经常光顾的场所。为了保证图书馆常年拥有较多不同种类的书籍,他还到距离生产队近10公里远的镇图书馆“抄书”。“当时镇图书馆的书大部分都不能借出来,只能在图书馆里面阅读。”周佐明说,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想看的书,他和几个文化程度稍高的村民,一度利用周末、节假日等空余时间步行去镇图书馆,整天呆在馆里,尽量将村民想看的书一字不漏地抄下来。

    看书种出大香蕉

  周佐明的努力令他举办的农民识字会、读书会等活动一度红火。然而,1980年代,这些活动渐渐走进低谷。“当时社会上流行‘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特别在东莞这个经济较早腾飞的地方,“很多人都忙着赚钱”。和周佐明一起搞文化工作的伙伴,或者改行做生意,或者成了为生计奔忙的普通村民,曾经辉煌一时的“农村图书馆”,最终也由于人员稀少而关闭了。

  “当时我家里条件也不好,四个小孩都还没成年。”周佐明回忆,为了生计,他也不得不将曾经热衷的文化工作暂时搁置起来。不过,他坚持阅读,并从中获益。“1992年4月,当时镇上组织了一次香蕉种植比赛,我种出了麻涌镇第二大株的香蕉。”周佐明告诉记者,当时他刚好阅读了一本关于香蕉种植的技术书籍,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大胆采用了书中提到的一些施肥、剪枝、防虫等技术,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此事令周佐明再次生出推动阅读的念头,渐渐地,由他组织的农民读书活动,再次热闹起来。

    写书办报传播知识

  2003年,周佐明和读书活动成员一起编写了《麻二村百年纪事》一书,详细介绍了麻二村的百年历史。书籍的出版,更激发了周佐明对传播知识的热情。2004年,由他主编的麻涌镇第一份社区报纸《健康园》正式发行,“今年7月份,这份报纸已经发行到第80期了”。

  《健康园》一月一期,主要刊登一些医疗、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一般先由周佐明从各个报纸上摘抄内容,再交由村委会统一排版印刷,之后再由村委会分发到社区老年人手中。这份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社区报纸,竟然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其“发行量”一路飙升,从最初的400份,到后来的650份,再到超过800份。“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送给麻二社区的老人阅读,后来其他社区也提出要这份报纸。”

  两年前,麻二村图书馆正式建成,拥有大规模的藏书和舒适的阅读环境,在周佐明的组织和鼓励下,不少村民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但年轻人还是少”。让周佐明更为忧心的是,他所负责的活动找不到接班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农村公共事务,关注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阅读活动。”(记者 刘龙飞 实习生 瞿琼)

据南方农村报

内容纠错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