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广东农民读书活动 > 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评选活动

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评选活动

南方日报刊发广东农民读书活动专题:寻找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
来源:发布时间:2011-12-20 10:56:00阅读次数: 字号:

开栏语

让美好在乡村生长 

    读书能否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农家书屋全覆盖广东每个行政村,这个过去看来遥不可及的梦,现在起码有了开始。

    上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广东等地发起著名的“乡村建设”,知识精英们自上而下兴教办学,农民们却认为读书识字作用不大,“乡村建设”变成城里人的一厢情愿,最后的结局是“乡村不动”。

    今天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相对落后,农民才刚刚解决温饱,村庄里驻扎的多是“386199”部队,老幼妇孺们对读书会有多大的热情?很多人心中盘旋着疑问。

    今年5月广东启动农民读书活动,南方日报和南方农村报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共同发起了“寻找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的活动。

    通过广东农民自费订阅、有30多万份发行量的《南方农村报》发布招募令,主办方最后找到了213位农民读书带头人,他们中有乡村教师、医生、种养大户、村干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也有读书在外的90后大学生、退休后返乡的干部、普通的乡民,当然还包括很多农家书屋管理员。他们最可贵的共同之处,是一直在自发地为身边乡亲提供读书的方便。他们是泥土里的广东农民文化军,是让美好在乡村生长的人。

    日前,南方日报和南方农村报组成联合采访组,分赴罗定、信宜、翁源、东源、揭西等广东边远县乡,深入到田间地头,亲历10位广东农民读书带头人的生活和读书现场。在这个文字的向心力前所未有地弱化,阅读的未来命运叵测的时代,这些来自乡村的、关于阅读的故事,真实而坚定。

    今天推出《寻找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系列报道第一篇,讲述一个到废品收购站回收数千册旧书,自办书屋的村民故事。
 

罗定分界镇村民张洪球: 回收旧书自办书屋13年 

    12月15日,赶集墟日。罗定市分界镇挤满了小贩和前来挑选货物的村民们。集市上人来人往,年过七旬的张洪球老人穿着一件单薄而破旧的短袖衫坐在他的杂货档前。在众多出售算命、六合彩书籍的地摊包围下,老人和他身后的瓦房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有些孤独。

    张洪球在这间租来的瓦房里已经独自居住了13年。日夜陪伴着他的,是从废品站回收的三千本旧书。在这个偏远小镇,来旧书屋买书的人并不多,村民们大多是来免费看书的。“书卖不卖得出去没关系,只要有人看,有人租,我就会把它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了为止。”老人说。

    独守旧书屋13年

    推开旧书屋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五个堆满了旧书的书架。穿过这些书架和一堆破旧的锅碗瓢盆,另一间空旷的杂物房便是老人就寝的地方。

    1998年,张洪球租下了这间靠近镇上集市的瓦房,以卖土特产和小商品为生。

    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张洪球经常扛着麻袋到附近镇上的废品站“淘宝”旧书。“有时候买两三本,要是碰上好书了,一次能往回搬上二三十斤。”张洪球说。随着旧书越买越多,他索性开起了这间旧书屋,而这一开就是13年。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十来本书,后来回收的旧书慢慢多了,现在差不多有三千本”,张洪球说。旧书屋里的书籍五花八门,从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小说《三国演义》到眼下热销的漫画《火影忍者》都能找到。

    为了把旧书分门别类整理好,他以低价收购附近商店废弃的木料,亲手把它们磨平、打上钉子,加工成一个个简陋而实用的书架,还细心地在上面写上书目标签。

    对于书屋中的旧书,张洪球格外珍惜。“别人用五毛钱回收的书,我用一块五毛把它们买回来,”张洪球说。

    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张洪球的读书量却不小。老人随手从书堆中拿出一本《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里面收录的了钱锺书、丰子恺、老舍等多位大家的文章。“也说不出这些文章好在哪里,但就是觉得写得好,喜欢读。”老人腼腆地说。

    办书屋只为兴趣不为钱

    每逢分界镇赶集的墟日,张洪球便会赶在天没亮之前起床,自己做点早餐,再将旧门板和木头组装成临时的桌子,把茶油、山楂等土特产在上面摆放整齐,等待着客人们的到来。

    十二月的罗定,天气颇为寒冷,老人只穿着一件破旧的短袖衫和一条已被洗得发白的粗布裤子,腰间用布条当做简便腰带缠起。

    每当有村民来借书时,张洪球就把借书者的名字登记在一本专门的名册上。如今,这本厚厚的名册已显得十分残破。“以前借书的人多,现在有了电脑、电视、电影,看书的人就少了,”张洪球说。

    鱼贩张杰清是今年旧书屋唯一一名长期租书的客人,租书费用为每月五元。每个星期,张杰清都会到旧书屋借阅两三本书。“我睡觉前一定要在床上看一下书,才睡得着,”张杰清说,他已经在旧书屋连续租了七年的书,“以后也会租下去”。

    与许多城市书店的命运相似,这间坐落在乡村祠堂里的旧书屋同样无法为它的主人带来微薄的收益。“开旧书屋是没钱赚的,”老人坦言,“我只是对这个有兴趣,喜欢书。”

    瓦房外的白墙上,“租书、换书”的黑色大字格外醒目。在来旧书屋的村民中,免费看书的多,租书、买书的寥寥无几。偶尔还会有“偷书贼”光顾,但张洪球对此并不在意,“发现了就把书拿回来,要是没发现,也就算了”。

    分界镇文化站站长张展泰说,“他没有老伴和孩子,一个人打理书屋不容易。”

    张洪球是五保户,每月的补助不到400元,卖杂货的生意仅能勉强糊口。已过古稀之年的张洪球说:“书卖不卖得出去没关系,只要有人看,有人租,我就会把它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了为止。”

    喜欢读书就是一种力量 

    ▲记者手记

    采访张洪球的经历,让我想起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书店》中文版封面和封底的两句话,封面的话是“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封底是“可是,那个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

    在213份《百名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的申请表中,张洪球的这份显得有些特别:材料是用歪歪扭扭的字手写的,照片上的书屋十分简陋,甚至连联系电话都没有。当一名热心村民将我们带到一间外表残旧不堪的瓦房门前时,我们仍未意识到,这就是张洪球老人和他心爱的藏书的栖身之所。

    后来,我们才得知,老人一直独身一人,不懂电脑,也没有手机。当我们问他索要联系方式的时候,他把我们带到瓦房对面的一间店铺,指着墙上的电话号码说,“你们打这个电话,让店主叫我就可以了”。

    与其他获奖者相比,张洪球并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没有组织大规模的读书活动,但老人对书的热爱,对办书屋的执着却令我们感动不已。

    老人朴素而不善言辞,被问及办书屋的理由,他说,“就是喜欢”,接着腼腆地憨笑了几声。

    老人似乎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在这个读书风气并不浓厚的小镇上,开着这样一间无利可图的旧书屋。或许他自己并不知道,这间旧书屋将成为多少农村孩子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又曾让多少怀着文学梦想的青年们在其中得到安慰与救赎。

    农村读书氛围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而像张洪球老人这样点滴的努力与积累,正是当下农村所需要的宝贵力量。(南方日报 记者 范琛 南方农村报 记者 李世敏 专题策划 陈志 黄婵)

据南方日报
 

内容纠错打印关闭